本次问答由赵青老师解答


【我想提问?】


小学的时候,两个表哥们做错事,就把责任推到“我”的身上,大人们宁愿相信他们的话,也不愿意相信“我”的话,所以自己经常会因为他们而被“教育”,让自己现在对被误会产生极大的反应。


【咨询师回答】


你好,我是艾壹丁心理的咨询师赵青。


看到你的问题,感受到你小的时候被冤枉,也无人支持、理解的境地,一定给你造成了很多不好影响,以致于你现在遇到类似的情况,情绪反应很大,虽然你没有具体说有什么反应,但我猜会有愤怒、委屈、抱怨吧。


你的事情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曾经的故事,虽然过去二十年了,但是他仍然无法释怀。那一年,他十五岁,第一次离开父母,上了一所寄宿高中。同宿舍一个同学丢了钱,在简单了解后,班主任就把嫌疑指向了他,理由是,只有他曾经在课间回过宿舍。无论他怎么辩解,老师都不相信,这让他非常气愤、难过、委屈,感觉百口莫辩。


他本来就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,从此对这位老师和他教的学科都很排斥,成绩直线下降,班主任也直接把他列为差生。那一年,他活得小心翼翼,异常压抑,感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,成绩一落千丈。好几次,他都想把那个老师痛打一顿,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,可最终,理智战胜了情感,他还是忍了下来。


第二年,父亲求人给他调了一个班级,他才慢慢换过劲来。高中毕业后,他再也没有回过学校,后来工作了,也一次都没有参加高中同学聚会,他说,班主任当年的做法,给他留下了一生的阴影,直到现在,他对于别人冤枉他的行为都非常非常容易生气。


这位朋友还好,至少,他父母还是相信他的,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。小时候她父母忙于工作,把她放在奶奶家带,叔叔有个儿子也放在奶奶家,比较骄纵跋扈,经常惹了祸都把责任推到她身上。每次她受了委屈想跟妈妈解释,妈妈总是说她不对,就算事实证明是弟弟错了,妈妈也是说她笨、不机灵,从来不会去找叔叔为她帮她撑腰,这让她对妈妈非常失望。现在她读大学,跟妈妈的关系都很疏远,后来妈妈也认识到当年可能做的不合适,跟她道了歉,可是她还是无法原谅妈妈,因为她那些年受的委屈和伤,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了解的。就像你在前面说的,直到现在,你对于被人误会也会有极大的反应。那些情绪就像一座火山,看似休眠了很多年,其实它一直都在那里,一遇到风吹草动,就很容易燃起熊熊烈火。


好,我们来看看,在一些冲突事件中,为什么家长会不听孩子的解释?我想,家长的心态可以分为两类:


一类家长只会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,没有给孩子任何机会解释,就说:“一个巴掌拍不响,你一定也有问题”。 这样一句“你一定也有问题”就像给孩子打上了一个“你在某些方面一定不好”的烙印。这样的父母简单、粗暴,缺乏基本的共情力和理解力,也缺乏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。


我记得一位来访者说,她永远无法跟父母在同一个频道上沟通,永远都是她说A,父母说B,她刚开口,父母就有一大堆的说辞等着她,让她百口莫辩。这种父母振振有词,自认为自己总是有道理,殊不知他们不承认自己的问题,同时也失掉了孩子的信任。这位来访者说,她从来不指望父母能理解她,为她着想,这个话的背后,是多么深的失望啊。


还有一类家长看重面子,为了维护跟亲戚、朋友的关系,以牺牲孩子的利益为代价,明明知道别人的孩子也有不对,却含糊其辞,心里想着小孩子的事情一会就过去了,吃点亏没啥,但是千万不能因为这种事情破坏亲戚朋友的关系。这样的家长极有可能是讨好型人格,在生活、工作上也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,觉得自己的事情没什么,别人的事情才是重要的。


我有一位来访者说她的父亲就是这样,只要别人跟他开口,无论多晚,他都会放下自己的事情去完成别人的事情,但是他对家里人却极为苛刻,脾气暴躁,动不动就打骂她跟弟弟,还有酗酒的习惯。她觉得父亲很虚伪,对外一套,对内一套。我跟她解释说,这个不是虚伪,是他真的把别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重要,甚至感觉自己是没有价值的,无足轻重的,这种人越是讨好别人,背后也会有更多的委屈,愤怒,而这个愤怒无法对外人发泄,只能对家里人发泄,而家人就成了他的出气筒,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“踢猫效应”


那怎么样处理这些童年被压抑的情绪呢?


每一个问题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,背后都压抑了很多未表达的情绪,而每一个情绪后面都有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,那些需求就是,被理解,被尊重,被爱。


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、理解,这是人的基本需求,就像这座冰山,我们每个人的行为看似千变万化,但下面的感受、信念、渴望都是类似的。如果一个人感受到被尊重、被理解和爱,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,从而产生归属感和价值感,他的行为就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,这个是人潜意识部分的运作。


可是如果一个人长期感受不到尊重、理解和爱,他就找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,那在水平面以上的那部分冰山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上,他会经常因为一些类似的事情而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,从而激发类似的行为。就好像他身上总是有些性格的敏感点不能碰,一碰就会让他暴跳如雷,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性重复。


所以,心理咨询要做的工作,就像一个无条件接纳的妈妈一样,抱持、温暖,帮助来访者修复他冰山以下的感受、信念、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部分,直到有一天,他内心深处不再害怕、恐惧、愤怒、委屈,过去那些不被看到的情绪都能够被接纳、被理解;直到有一天,他从心底相信自己可以好好地生活,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,但我们仍有机会好好地疗愈自己;直到有一天,他可以照顾过去那个受伤的小孩,可以一遍一遍地对他说,以前的你不能保护好自己,现在你长大了,可以好好地爱自己,滋养自己;直到那一天,他可以慢慢修正自己的幻想、嫉妒,愤怒,看到自己的阴影,并得以整合,对行为形成稳定的自我觉察,建立新的反应模式,最终,摆脱所谓的命运,走上一条新的路。


这个过程很艰辛,很漫长,但是,值得期待。


好,这是我对你提问的回答和解释,不知道是不是针对了你的问题,最后,我想送你一首我很喜欢的小诗——《人生五章》


第一章:我走上街,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,我掉了进去,我迷失了。。。这不是我的错,我费了好大的劲,才爬出来。


第二章:我走上同一条街,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,我假装没看到,还是掉了进去。我不能相信,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,我感到绝望。。。但我知道,这不是我的错。我花了很长的时间,才爬出来。


第三章:我走上同一条街,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,我看到它在那儿,但还是掉了进去...这是一种习惯。我知道我在那儿,我立刻爬了出来。


第四章:我走上同一条街,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,我绕道而行。


第五章:我走上另一条街。




# 点击下方,收听音频 #

1号通道 《你问我答》第10期|如何解决家庭伤害所带来的心理阴影?

2号通道 如何解决家庭伤害所带来的心理阴影?




# 更多精彩,请关注公众号 #

我们推出《你问我答》的心理问答栏目,有小伙伴们在公众号后面留言提问,我们会选取议题,邀请咨询师进行解答,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,这次没有被回答的小伙伴,我们会放在下一期噢!敬请期待! 每逢周一、三、五更新!